九路
资讯中心    NEWS       >>  2010年9月前新闻资讯入口
首页  >>  资讯中心  >>  道路停车智能化/道路停车管理措施/执法/现状分析
德化:停车计时收费的小城模式
来源:海峡都市报     发布日期:2017-07-06
分享到:     下载中国停车网APP

德化试行停车计时收费满月,陶瓷街车位被占情况明显改善


  【海峡都市报7月5日讯】 300个临时停车位,55名收费员,别的不说,统一的要求是:不能跟司机发生争执,即使司机不交钱就离开,也不能阻止。

  6月1日起,德化率先试行路内泊位计时收费,城区826个停车位,将分三阶段全部实行计时收费,第一阶段覆盖拥堵路段的300多个停车位。

  为何对逃票司机如此“宽容”?长此以往还怎么维持运营?在试行满月之际,海都记者展开实地探访,发现了背后的玄机。

  一、为了推广计时收费,在试行前,这批收费员已上路开始引导、宣传了2个月,这期间未收费,但运营公司获财政补偿30万元。

  二、以当地著名的陶瓷街为例,以前逛街买陶瓷常常找不到停车位,引发乱停放,导致道路拥堵,如今满街都是空车位,店主直言生意好了许多。

  三、逃票司机也别想逃,德化警方将统一采取诉讼和曝光方式追偿。试行第三周开始,逃票率已不断下降。

  在泉州市区涂门街一计时收费点,收费员老陈则没法这么洒脱。他已经连续两次报警,找车主电话,想要追回一辆停放了近3个月的“僵尸车”的2400多元停车费,但均未能如愿。他很担心讨不回这么大一笔停车费。

  老陈的担忧不无道理,在泉州市区,4600多个路内泊位,只有不足一成采用了计时收费,剩余的基本都是采用计次收费,收费体系混乱,背后也没有“诉讼、曝光”等完善的配套办法,多数收费点各自为政,司机逃了就逃了。

  “如果没有完善的有效机制支撑,计时收费比计次收费更麻烦、更难收,这也是计时收费目前难以在泉州市区推广的原因之一,比如针对逃票的追偿,由谁来追?是否采取曝光和诉讼的方式?是否跟征信挂钩?都无章可循。”业内人士指出,老陈的困惑,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。

  盘活停车位资源,应对停车乱收费现象,在泉州市区推广计时收费的呼声已越来越高,但其面临的阻力也不容小觑,收费主体复杂、牵扯多方利益等问题还有待化解。

 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,《泉州市停车场管理条例》已列入2017年立法计划预备项目,泉州市政府已就这一项目,委托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进行调研。该中心有关人士指出,德化模式不错,将纳入调研范围。

  德化:停车想逃票等着吃传票

  到德化,不得不逛的地方,陶瓷街是其一。这里堪称瓷都陶瓷产品“大观园”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选购。在过去,想在路边找个车位可不容易,因为车位大多被沿街商家给占了,游客也时常乱停放,进而造成拥堵。现在,如果你再去逛一逛,会发现情况大有改观。

  原来,6月1日起,德化县正式试行临时占道泊车管理,开始对城区路内泊位实行停车计时收费。试行满月的效果,首先就在陶瓷街体现了出来。

  有位可停 店家直呼生意好转

  在德化城区的一些易堵路段,一有车辆准备停靠路内车位,身着反光背心并印有“德化畅顺停车”的收费员立马出现,先是指挥车辆停进去,然后开始用专门的机子操作停车收费程序。

  “机子是统一采购的,里面有一个德化畅顺停车的APP。”看到有车子进来,收费员老连干脆现场给记者演示了一遍收费经过。打开软件,点击右下方的管理员,选择“添加订单”,会出现一个页面,输入车牌后5位,然后拍照车牌,点击确定,照片上传成功后,就开始计时了,司机离开时再点击“结束订单”,上面就会显示停车费用多少,但半小时内免费。

  “为避免纠纷,我们都等司机停完车才开始计时。”老连说,为避免有些司机向收费员耍赖,公司培训时会要求他们把背景一起拍下来。同时为了减少争执,公司明确要求他们不能跟司机产生收费纠纷,如果司机不交钱想离开,也不能阻止。而且他们没有采取预收款,停放多久就收多少钱,试行一个月来,除了询问收费问题,他还没有接到过投诉。

  “停车收费管理实施后,街上都是空的停车位,店里生意好了许多。”看着街上排列整齐的车辆,在陶瓷街开店的刘女士直言早该如此。她说,以往不收费,大家都担心吃亏,你占一个车位,我也占一个,导致客人上门无处停车,又担心违停被罚,只得离开或者换一家店,店里生意一直不温不火。记者询问了街上10多家陶瓷店,店家们都说如今生意好了不少。

  德化县行政服务中心位于陶瓷街,每天进进出出办事的市民一拨又一拨。7月3日下午4点,办完事情出来的小黄笑着说,以前停车可是个大难题,如今不仅有位可停,而且半小时内还不收费,实在是方便。

  满月之际,海都记者深入调查走访,发现行车难、停车难均得到有效改观,不再一位难求。

  “一路两制”盘活车位资源

  除了陶瓷街,进城大道两侧车位也纳入收费管理,不过记者却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:临溪一侧停满了车辆,居民区一侧车辆却寥寥无几。

  收费员解释,居民区一侧常有业主会长时间占用车位,而沿街又都是店面,造成顾客无处停车,于是实行停车收费;临溪一侧没有居民区,且车位充足,所以不收费。

  “这体现了停车管理的灵活,也盘活了停车资源。”德化县公安局林亮旺副局长介绍,德化属于小县城大城关格局,单单挂德化牌的机动车保有量就有3万多辆,其中城区有2万多辆,厦门牌和泉州牌的也有数千辆,摩托车则有10多万辆,而城区的路内停车位只有826个,如何利用好每一个车位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  “德化县委、县政府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。”林亮旺表示,多次开会探讨之后,他们又跟相关部门先后到厦门、三明等地进行走访,结合德化实际情况,于今年5月出台了《德化县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暂行规定》,授权泉州市畅顺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德化分公司(简称“德化畅顺”)管理,城区826个临时车位,将分三阶段全部实行计时收费。

  德化畅顺负责人牛立根表示,目前实施收费管理的主要是城区的一些易堵路段,总共有300多个,共有55个收费员。

  “他们既是收费员,也是引导员、宣传员。”牛立根说,这些收费员都要通过交警的专业培训,熟悉交通指示动作,高峰期需要上路引导交通,而且要求收费员不能跟司机发生争执。

  不为盈利 逃票将被曝光起诉

  如果安装停车诱导系统,停车进出都有感应,而收费员也只需要拍车牌就能自动识别车辆。但全部安装需要约200万元的支出,为了降低成本,德化畅顺只采购了计时计费所需的机子,然后由人工输入车辆信息,虽然麻烦些,但效果并不差。

  年逾五旬的官阿姨第一天收费,就进账100多元,羡慕死了一旁的老连。“从早上7点半开始,我来来回回地走,累死了。”官阿姨说,她负责的车位有十几个,可能是周一刚上班,停车的人特别多,车辆进进出出的,不过车位依然充足,一直都有空位出现。

  “停放1小时内(含1小时)每辆次5元,超过1小时后每30分钟加收2元(不足30分钟的按30分钟计),同一辆车连续停放24小时累计收费不得高于30元,停车时间超过24小时的,重新循环计算。”官阿姨说,这样的停车收费标准公示牌,在每一个停车收费点都能找到,但毕竟以前停车不用收费,虽然收费员提前两个月上街引导宣传,但逃费现象时有发生,第一天她就被逃了20多票。

  “年轻人一般都会主动缴费,就是一些年纪稍大的,以前没被收过停车费的,仍没接受。”德化畅顺相关负责人温先生介绍,最初的一两个星期,不交费的司机占到2/3左右,后来大家慢慢接受了,第三周开始逃票情况已经明显改善。

  “对于逃票司机,我们将采取诉讼和曝光的形式。”林亮旺副局长介绍,每辆车子泊位时,收费员都会用终端机进行拍照录入,自动计时计费,如果离开时不给钱,那么后台就会留下记录,警方将统一处理。

  “收费并不是目的,管理车位不是为了盈利,是为了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,提升城市管理水平,解决人民群众行车难、停车难。”林亮旺明确表示,德化畅顺有专门户头,如果盈利将用于社区建设,如果收入不够付收费员工资,将由财政补贴。4月、5月处于引导宣传期间,未收费,财政总共已经补偿了30万,后续的财政补贴,还要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而定。

  市区计时收费普及仍在征途

  德化模式能否引入泉州市区?泉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万辆,虽然政府规划五年内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.4万个,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建停车场,但短期内城市停车位依然处于供不应求阶段,盘活有限车位资源、应对乱收费现象已刻不容缓。

  海都记者了解到,泉州中心市区4600多个路内泊位,除了宝洲街、津淮街—涂门街—新门街、中山北路、田安路风采足浴城的347个车位采用计时计费,剩余车位基本都是采用计次计费。

  计时收费车位 泉州市区仅347个

  今年3月,海都深读以《停车收费有“新标”为何仍有人“照旧”》为题,报道了泉州中心市区若干个路内停车场的收费乱象,除了收费主体五花八门外,这些停车场均是计次计费。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表示,“计时计费如今还在磨合期,但是未来是趋势,会大力推广。”

  泉州畅顺停车管理有限公司(下简称“泉州畅顺”)实际管理的有2300个左右,占了差不多一半。该公司负责人董路平曾表示,那些停车位虽然名义上是他们管理,但他们并没有特许经营主体权,只是默认经营,“我也希望能推广计时收费”。

  海都记者从泉州畅顺了解到,目前实行计时计费的车位有347个:宝洲街的100多个路内泊位于去年6月率先试点计时收费,后来因为修路、房产开发等原因,如今只剩下86个车位;津淮街—涂门街—新门街的205个车位,中山北路两个点的38个车位,是去年11月开始实行计时收费的;田安路的风采足浴城的18个车位,今年6月开始计时收费。

  “我们也知道计时收费好。”泉州畅顺工作人员表示,计时计费明确,能减少纠纷,还能提高车位的利用率,而计次还存在容易产生纠纷的问题。据统计,今年1到5月,泉州畅顺一共收到了94起投诉,计次收费投诉态度差或多收费的占六七成。

  停车一个月 司机扔下5块钱离开

  据泉州畅顺统计,计时逃票率约在30%左右,而计次没有后台数据。

  丰云路路内停车点属于计次收费,收费员彭阿姨拿着一本破旧的停车确认表给记者,上面记录着6月以来,共有16辆车子长时间停放没有交钱或逃费的情况,其中一部新A牌照的车子从6月13日一直停放在车位上,已经有半月时间。

  “后来我问了司机的同事,说人出差了。”能不能凭自己登记的确认表把钱要回来,彭阿姨心里没底。因为年前有一辆车子停了一个多月,过完年找司机要一个月停车费,对方赖账不给,扔了5块钱直接离开。

涂门街一僵尸车,已经欠下2000多元停车费,收费员怕这笔钱越多越难收。


  记者调查发现,不少收费员认为,计时收费证据充分,他们向司机要钱底气也足,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车位的周转率,“计次计费还存在很多漏洞,钱容易进一些有私心的收费员口袋,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”。

  僵尸车停2000个小时 收费员陷收费难

  6月28日,在泉州市区涂门街一计时收费点,一辆车牌为“闽CP539Q”的小汽车,四个轮胎都已经干瘪。收费员老陈摇头说,这辆车从4月7日开始停放,当时司机预交了3元,老陈拿出手持计时终端机,准确报出小车的停放时间:已经达到1938小时13分钟,总停车费2430元,欠费2427元。

  虽然有图有据,但对于老陈而言,依然忧心忡忡,“这笔钱能不能要回来,还是未知数”。为此,他先后两次报警,并找到了两个车主电话,可一个说是社区的,一个说车不是他的,让他自行处理,“我们哪有权处理,只能作罢,让他一直停着,就怕停车费越涨越高,越难收回来”。

  “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做支撑,计时收费比计次收费更麻烦、更难收,这也是计时收费难在泉州市区推广的原因之一,比如针对逃票的追偿,由谁来追偿?采取什么方式?是否挂钩征信?这些配套问题不解决,计时收费就很难普及。”业内人士指出,老陈的困惑,只是普及难点的一个缩影。

  除了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,目前,泉州停车管理属于多部门联合,国资委、交通委、交警、物价、住建等部门都涉入其中,由谁来具体管也是个问题。

  停车管理立法开始调研 建议跟征信挂钩

  为进一步规范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,福州市7月15日起执行新收费标准,实行区域分类收费,24小时最高收65元,比原来上涨15元。相比之下,泉州中心市区执行的停车收费标准要低很多:市区主干道,若按计时收费,停放1小时(包含1小时)每辆次3元,超过1小时每半小时加收2元(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);若是次干道,按计时收费,停放1小时(包含1小时)每辆次2元,超过1小时每半小时加收1元(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);按次收费一律为一次5元,半小时内免费。

  “泉州市区临时停车位收费标准可能是国内最低的。”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,路内停车场属于公共资源,计次收费不利于盘活车位周转率,如果实行计时计费,一天最高封顶30元,车主们就会认真考虑该不该长期占用了。

  为彻底解决泉州停车管理难题,今年2月,《泉州市停车场管理条例》列入2017年立法计划预备项目。海都记者采访获悉,目前泉州市政府已经就这一项目,委托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进行调研。

  该中心主任工程师王先生表示,目前他们已经走访了多个职能部门和多地,立法后就能做到有法可依,明确各部门职能,加强执法。听说德化实行计时收费后,他认为这个模式不错,表示将到德化调研。而对于逃费车辆,王工程师建议,只要跟征信挂钩,司机就不敢逃了。

  ■记者杨江参 摄影黄谨

抱歉!“市场监测报告版块”文章仅限标准白金以上级别的会员查看,了解会员服务请点击网页右上角【我们的服务】,咨询电话:0531-88512040。
更多内容需要[登录] 查看!还没注册
特许经营市场研究报告
评论一下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