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嘉定报6月13日讯】 将车开进车库大门,车子就会自动“坐”上“电梯”,被传送到指定停车位;取车时,车子便再度自动被送到面前……7月底,嘉定首个智能立体车库将在南翔智地启动试运营,这也是上海布咔停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嘉定试水的第一个项目。
6月5日,记者在现场看到,一幢7层高的车库大楼已在智地园区东南侧拔地而起,工人们正进行场地清理和大型升降设备安装等工作。建成后,该智能立体车库设有停车位75个,其中小轿车车位60个、SUV车位15个。
土地资源紧缺,汽车保有量却逐年激增,停车难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。数据显示,早在2015年,上海小汽车保有量与公共停车位之间的比例仅为1:0.5。
在“咘卡停车”董事长严叶青看来,传统的停车行业存在五大痛点:总量缺口大、结构较分散、管理散乱、支付功能单一、智能化水平低。这也直接导致了停车需求端一位难求、停车体验感差,车位供给端则空置率高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高等诸多问题。瞄准这片“蓝海”,“布咔停车”致力于用互联网+智能停车的新业态,叫响“100平米玩转城市停车”,做新型交通解决方案的创新者。
“简单地说,就是通过空间置换、存量盘活,用尽可能少的面积换得更多停车位,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。”严叶青介绍,传统的平面停车位,平均每辆车所需面积约10平方米,而立体智能车库则随着楼层的增高,车位所耗的单位面积递减。
据“布咔停车”测算,若南翔地区将现有的公共停车场资源进行整合、改造,就可“凭空”增加1500个车位。这也意味着,目前南翔地区每天全时段1500辆至2000辆的马路停车,基本可全部被容纳入库。因占道停车导致的交通拥堵压力,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。
每一个智能立体车库的外观,也并非如传统升降式车库那般以钢材料简单叠加,而是根据不同项目主体进行设计,使其成为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的特色建筑。如南翔智地的车库,为了不让一棵老树“搬家”,“布咔停车”三易方案稿,增资70多万元,将其融入成为车库的一景。目前,“布咔停车”已着手为上海电视台、周家嘴路等13个地段设计智能立体停车项目。
优化停车体验,也是重要一环。“传统的平面停车场出入慢、场内找车位难,还得排队缴费;传统的升降式停车场又很难停进车位,停车过程容易刮伤轮毂。”严叶青介绍,“布咔停车”开发的智能立体车库实现全程自动化,车辆只需驶入车厅,便会被自动传送至车位停妥。取车时,车主通过手机完成缴费,车辆又会被再度传输至面前,连车头都已调好,直接开走即可,单次进出时间不到两分钟。值得一提的是,停车系统有红外线识别装置,无人时才会启动,非常安全。“今后若条件成熟,我们还设想在一些智能车库项目中增加购物、休闲等功能,让停车体验更丰富。”
事实上,“布咔停车”的野心远不止满足于线下的“智能化”,更在于打造互联网智慧型停车生态平台。正在开发中的APP软件,拟推出目的地车位状况查询,预约停、取车,线上支付、目的地导航,停车取车智能凭证等功能,并将不断建设完善城市生活的其他相关信息。“未来3年,我们计划投资建设一万个智能停车位,运营管理停车位数量5万个,APP基础数据超过百万,深度介入停车产业互联网化。”严叶青雄心勃勃。
■记者孙凌